共鸣杂志社:政府就需要有这种气魄

 

政府就需要有这种气魄

——对话昊源集团董事长、1850创意园策划与运营总监莫道明先生

文/舒亚

 

 

是在出租房子还是在打造平台

 

共鸣:有媒体称1850创意园是广州的798,您认为呢?

莫道明:各有特点。798是自发形成的,以艺术家为主,用艺术的元素慢慢构成,它以当代艺术作为主题,而1850却是跨界。在一定程度上,我既是投资商的角色,也是创意文化的参与者。重点在于,是在出租房子,还是在打造平台?我的回答是:我们在打造一个平台。一开始,我们就带有一种使命感。

 

共鸣:文化产业需要长时间培育、大成本投入,而回本获利有可能遥遥无期,那为什么昊源集团要做1850创意园?您总是强调广东不是文化沙漠,搞这个是不是有争一口气的意思?

莫道明:岭南文化是中原文化与西方文化碰撞后的一个东西,它的特点是“大雅走向大俗,大俗体现大雅”。在岭南这块土地上,孕育生长的不仅仅是中华五千年文化,它更是中西文化剧烈碰撞的一个地方。

历史发展到今天,你我都很难预计,现在十几、二十几岁的年轻人,他们对文化的追求会是什么。我做一个根植于岭南文化,多生态、多元化的文化产业创意园,为什么不行呢?

有人嘲笑广东没文化,那这么多年来,广东科技进步以及衍化出来的一连串东西,仅仅是技术形态或经济形态吗?不!它也是一种文化形态。

又有人说广东文化缺乏历史的厚度、深度,(那我要问)通俗易懂为什么就不行?民众欢迎的东西一定不会是坏的东西。所以,你来我的园区,(会)看到,1850创意园以沙漠绿洲为主调,我要强调的就是它(1850创意园)是一片绿洲,一口甘泉。

我要打造这样的平台。

 

欢迎COPY,百家争鸣

 

 

共鸣:据了解,广州在发展中的创意产业园大大小小不下几十家。各个创意产业园决心很大,口号也很大。那1850怕不怕竞争?或遭克隆? 

莫道明:一个产业,大家一起做,我欢迎。他要克隆我,我也欢迎。我欢迎COPY,百家争鸣。产业做大了,大家都起来,这才是好。如果全广州只有我一家,我会觉得非常寂寞。

打什么口号,口气多大?都不要紧。关键是去探索和践行。口号是谁都能说的,问题是你敢不敢去挑起这个责任。不要好大喜功。1850创意园要构建“岭南新文化都汇”,我并没有说我现在就是,但我在努力建设、打造,我在践行。

 

共鸣:1850未来发展规划的特色是什么?盈利模式是怎样的?

 

 

莫道明:通过创造(意)能改变工作和生活的格调,能推动生活方式潜移默化的调整,能推动产业结构的升级和生活品味的提升。这是我对1850的愿景。

1850的未来发展上,出租是肯定要的,因为维持基本运作需要资金。但我这儿不是谁出钱都能租的,我还要看他能不能跟我的园区(定位)产生互动,能不能为园区增加创意的元素。如果他有,我甚至可以便宜一点。

现在,有几个世界级影响力的大品牌都在跟我谈,想来1850设展示中心,都要我给优惠。我的态度是,我把普通的条件开给你,你需要怎样的优惠,你提出来。园区为企业服务,园区与企业互动,有了这个好的基础,未来我坚信能互惠互利。

 

唯一的遗憾,没有看到珠江

 

 

共鸣:民营资本大手笔投资创意产业园,在开发过程中遇到过什么困难?最大的问题(或困难)是什么?

莫道明:困难很多。开发1850的过程中,我有过沮丧,但从来没有绝望过。沮丧过后,更多的还是我们自己振作起来,实实在在地行动。

1128日(开园)那天,清早六点,我才离开现场。1850开园,一切都按小时来倒数……那个忙,那个紧张!那天,唯一的遗憾,是没有看到珠江。

1850创意园与珠江距离只有咫尺,人们却看不到。为什么?因为1850规划的正门没能打开。为什么打不开?因为有栋违法的建筑物到现在都还没有拆。这么简单的事,却又是那么复杂。我们相信政府,我只能讲这句话。困难、挫折是永远存在的,但我们会积极、乐观地去面对、去解决。

 

不是研究的问题,是要打造

 

 

共鸣:在此过程中,最希望政府部门在哪些方面开“绿灯”?有何好的意见或建议?

莫道明:发展和扶植文化创意产业,政府还是相当重视的。1850开园那天,市、区领导都来了,很重视。但在产业政策的可行性操作上,对创意产业这种业态的理解深度以及这种业态未来对广州可能产生的强大动力,政府还没有充分意识到。

    目前的现状是:我们先干,干完了你们来看;看完了,是好东西就请你支持。就这么简单。但(问题的)关键是,我在做的时候,谁来支持?

能不能有个专门的机构实际地、深度地围绕文化创意产业去做研究?我看,如果不是对这种业态真正热心、并有深刻理解的人,是做不出来的。

   研究后还得有个可操作性,我从来就强调每一项工作的可操作性。

   

共鸣:“可操作性”,具体怎么讲?

 

莫道明:比如说,能不能让创意产业成为广州的优先发展产业?广东正在大力提倡发展和提升第三产业,如何提升?

(第三产业)它需要几个支柱。

   首先,文化支柱。要让人家认同你的岭南文化,就要丰富和打造属于岭南自己的文化。如果没有形成自己独特的文化,产业提升是缺乏后劲的。一个城市,你不够创意,你的城市不够活力,你的文化底蕴难以给人家启示,怎么能够引来或留住世界级大品牌呢?

 广州的展览经济在全国排第一,但很遗憾,大大小小新品上市的发布会,你看不到几个世界级大品牌在广州举行。广州的酒店虽多,却没有几个人住总统套房,稍微豪华一点就没人住。为什么?因为没有大客商!我们讲国际化大都市其中的一项指标,一个是跨国公司的总部数量,二个是世界500强巨头来的次数。他们这种人不来,我们的总统套房租得出去吗?世界性奢侈品发布会,一场下来,有可能是几千万。几千万都投到广州来,不就提升第三产业了吗?

  金融服务系统、媒体的辐射力和传播力,这些都是支柱。广州的后劲,不是研究的问题,是要打造。战略的打造,需要政府有一个强有力的手段,是要实际的行动。慢了,别的城市快过你,把你甩过去,再来觉悟的时候,你已经晚了,“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是该埋头实干、埋头疾进的时候了。

 

国有企业想做好创意园,很难

 

 

共鸣:除了民营资本,现在也有国企加入了打造文化创意产业园的队列。您怎么看?

莫道明:创意产业园,国有企业想做好,很难。因为它太复杂,太细致,它必须用心来做。划地、搞一个园区,这还只是个基础形态,它还不是一个思想形态。创意产业园最重要的就是创意,就是思想。

很多问题都是人为的问题。国企不缺人才,现在全社会的毕业生都想往里面挤。但体制所局限,人的思路、积极性都局限了。这是精华,没有这个精华,去弄创意产业园,很难。

 

不能用经营土地的概念来经营创意产业园

 

 

共鸣:现在的创意产业园大都是从工业用地转化而来,但工业用地转成商业用地难度很大,您怎么看这个问题?

莫道明:关键是,怎么样把有限的(土地)资源让有能力的人来操作?这才最重要。没能力的话,宁可搁置它(土地)!比如,古城区的开发,用什么样的标准来招人开发呢?不能只看钱,价高者得(这样子)。在拍卖会上价高者得,可以;但在文化创意产业领域,不能用这个规则,不能用经营土地的概念来经营文化创意产业园。

发展创意产业园,需要有明确的政策支持。如果一个开发商以过高的价格拿下(创意产业园)这块地,那他靠什么回报?如果不用市场操作,园区的可持续发展怎么保证?如果没有保证,没办法,只有变相地搞房地产,创意产业园跟着变质、变味。绝对是恶性循环。

 

政府就需要有这种气魄

 

 

共鸣:因为租金太贵,789的很多艺术家搬走了,798成了一个商业旺地。将来,1850会不会也走这条路?

莫道明:假若我以很高的经济成本投入,我也可能被迫走这条路,不能排除。

我在想,政府为什么不可以出一部分钱来买这个社会服务呢?比如798,政府包下来,这对北京打造城市名片,能有多大的作用呀!为什么不可以呢?为什么不能像保护古迹一样来保护这张城市新名片呢?

政府的作为在哪里?很简单,政府就需要有这种气魄。有个基本收益(维持运作)就行了,不能让798这种地方过分商业化。广州也一样,整个园区投资规划,政府每年可以给多少,限定租赁的价格,补贴你,买你的服务。买了以后,政府告诉开发商、营运商,你在多少幅度内可以运作,你只能给哪些机构、哪一类型的企业进来,哪些不能进来,大家商讨一个政策。园区的实际操作还是这帮商人,但政府可以给你做一个沟通服务,形成一个保护。

 

我做这个项目也是糊里糊涂的。我真的相信一见钟情,绝对相信。我还相信大多数搞文化创意产业的商人,对于我们的文化、我们的社会,心里面都是有那么个情结的。谁说商人就一定是唯利是图呢?如果我是798的老板,说出去,我会多么骄傲啊!这个不是多少钱能换得来的。

 

 

 

 

 

 


1850创意园:地址:广州市荔湾区芳村大道东200号 电话:020-31021633 粤ICP备10020596
Copyright 2006-2008 Powered By BitenSoft.